栏目分类
你的位置:英雄联盟远古龙和大龙区别在哪儿 > 新闻动态 > 新闻动态
讀韓愈《送王塤秀才序》
发布日期:2025-08-07 10:24 点击次数:184
擇道正而進不已,必登彼岸
——讀韓愈《送王塤秀才序》
“擇道正而進不已,必達目標”,這一箴言猶如一把金鑰匙,精准開啓了韓愈《送王塤秀才序》的思想寶庫。在這篇言近旨遠的序文中,韓愈以深邃的學術視野,圍繞學者對學術道路的抉擇與堅持,結合儒家學說的傳承脈絡,深刻揭示了唯有擇正途、恆毅力,方能抵達理想學術彼岸的深刻哲理。
文章起始,韓愈便高屋建瓴地指出:“吾常以為孔子之道,大而能博,門弟子不能徧觀而盡識也,故學焉而皆得其性之所近。其後離散分處諸侯之國,又各以所能授弟子,源遠而末益分。”孔子創立的儒家學說,猶如浩渺無垠的思想星河,其門下七十二賢雖盡心研習,卻因個人稟賦、閱歷的差異,各自領悟與自身性情契合的學說精華。隨著弟子們分散於諸侯列國,並將所學傾囊相授,儒家學脈在綿延傳承中逐漸衍生出多元分支。例如,子夏之學經田子方的傳承,最終演變出莊周的道家思想,這從莊周著作屢屢稱讚田子方便可窺見一斑;而荀卿在論及聖人時,總將孔子與子弓並提,據《太史公書・弟子傳》記載,子弓名馯臂,曾受《易》於商瞿,但其學術事跡流傳甚少。至於孟軻師從子思,子思之學又可追溯至曾子,自孔子去世後,眾弟子雖均有著作傳世,但唯有孟子的學說,最能傳承孔子之道的精髓,這也正是韓愈自幼鍾情孟子學說的根源所在。
作者話鋒一轉,其筆墨乃聚焦於太原王塤:“太原王塤,示予所為文,好舉孟子之所道者。與之言,信悅孟子,而屢贊其文辭。”王塤向韓愈展示的文章中,頻頻援引孟子學說,二人交談間,王塤對孟子學說的由衷喜愛溢於言表,更是多次盛讚孟子文辭之精妙。這無疑表明了王塤在學術探索的道路上,已然選擇了以孟子學說為代表的儒家正宗思想作為前行指引,這一明智之舉,自然獲得了韓愈的高度認可。
為了讓“擇正途”的重要性更易於理解,韓愈以精妙的比喻加以闡釋:“夫沿河而下,苟不止,雖有遲疾,必至於海。如不得其道也,雖疾不止,終莫幸而至焉。”恰似順流而下的航船,只要持續前行,無論速度緩急,必將抵達大海;反之,若誤入歧途,即便疾行不止,也只能與終點失之交臂。在學術研究的長河中,道路選擇至關重要。韓愈堅定認為,“道於楊、墨、老、莊、佛之學,而欲之聖人之道,猶航斷港絕潢,以望至於海也。”倘若沉迷於楊朱、墨翟、老莊及佛教之學,卻冀望領悟聖人之道,無異於在斷港絕潢中駕舟,徒勞追尋大海的方向。因此,他斬釘截鐵地斷言:“故求觀聖人之道,必自孟子始”,孟子學說堪稱叩開聖人之道大門的首選鑰匙。
最後,韓愈將視線再次落回王塤身上,滿懷欣喜地讚歎:“今塤之所由,既幾於知道,如又得其船與楫,知沿而不止。嗚呼!其可量也哉!”王塤選擇孟子之道,已然觸及聖人學問的門檻,若能乘勢而上,猶如獲得牢固的船槳,沿著正確航道奮楫前行,其學術前景不可限量。
韓愈這篇序文,既是對王塤的殷切鼓勵,更是獻給所有學人的醒世箴言。在追尋學問與真理的漫漫征途上,學者們首先要慎思明辨,選定正確的學術方向。儒家學派歷經千年演變,分支叢生,但孟子學說的正宗地位不容置疑。唯有擇定正途,方能在學術海洋中收穫真知。而一旦明確方向,便需以鍥而不捨的精神堅持前行。正如王塤選擇孟子之道,只要矢志不渝,必將在學術領域大放異彩。這一道理放之四海而皆準,在現實生活中,每個人在追逐人生目標時,同樣面臨無數選擇。唯有選擇符合道德倫理、順應時代發展的正確道路,並以堅定信念、不懈努力躬身踐行,方能在人生的汪洋大海中,駕駛理想之舟,破浪前行,最終抵達成功的勝景彼岸。
附原文《送王塤秀才序》
吾常以為孔子之道,大而能博,門弟子不能徧觀而盡識也,故學焉而皆得其性之所近。其後離散分處諸侯之國,又各以所能授弟子,源遠而末益分。
蓋子夏之學,其後有田子方,子方之後,流而為莊周。故周之書,喜稱子方之為人。荀卿之書,語聖人必曰:「孔子、子弓。」子弓之事業不傳,惟《太史公書 ·弟子傳》 有姓名字,曰:「馯臂子弓。」子弓受《易》 於商瞿。孟軻師子思,子思之學,蓋出曾子。自孔子沒,群弟子莫不有書,獨孟軻氏之傳得其宗,故吾少而樂觀焉。
太原王塤,示予所為文,好舉孟子之所道者。與之言,信悅孟子,而屢贊其文辭。夫沿河而下,苟不止,雖有遲疾,必至於海。如不得其道也,雖疾不止,終莫幸而至焉。故學者必慎其所道。道於楊、墨、老、莊、佛之學,而欲之聖人之道,猶航斷港絕潢,以望至於海也。故求觀聖人之道,必自孟子始。今塤之所由,既幾於知道,如又得其船與楫,知沿而不止。嗚呼! 其可量也哉!
图片
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,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,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,请点击举报。